时间:2020-02-24
浏览:244
来源:剑阁县供销社
作者:剑阁县供销社
打印
分享:
根据中央、省、市、县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群众生活生产物资储备、调配、保供、稳价工作。2月17日县供销社党组班子成员召开碰头会,再次学习了总书记2月3日、12日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县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精神,再次研究安排当前防疫保供工作。决定从即日起恢复正常办公秩序,再次动员组织全体供销干部职工倾巢出动,全员上阵打好疫情防控和保供稳价工作总体战,并再次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各基层供销社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立足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城乡流通主渠道作用,畅通供货渠道。确保生活必需品充足供给和物价稳定,在抗疫保供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供销合作社是一支党委政府抓得住,城乡居民靠得住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
一、职责再明确,工作责任再细化。为切实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保供稳价工作,县社成立由县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罗学敏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县社综合办公室、业务发展股、财务审计股、基层供销社、直属企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群众生活生产物资储备调配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工作职责是组织、指导、协调、督查全系统保供稳价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指挥协调组、销售供应组、货源组织组、汇总监测组,分别由各副职领导牵头,对有关环节参与各尽职责。各中心社分别成立疫情防控物资保供领导小组,并建立物资储备调配中心。由基层供销社主任牵头,其他管理人员和各类经营主体负责人负责落实,形成多支储备调配保供力量。
二、主体责任再牢固,职能作用再发挥。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全系统干部职工要带头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严守工作纪律、服从统一调度,听从工作指挥、随叫随到、到之能战、战之能胜,严守疫情防控底线。二是发挥优势、保供稳价。各基层供销社和直属企业必须做好群众生活物资必须品和春耕生产农用物质的保供稳价工作,随时检查监督管辖区域内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必需品门店,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同时,加快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春耕备耕物资的调运。坚决做到经划定确认同意的经营场所正常营业、货源充足、诚信经营、保值保量、保供稳价。严守商品质量政策、商品价格政策和商品保供政策。三是环境保洁、消毒灭菌。全县供销社系统要从严落实县委、县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求,扎实开展办公场所、经营门店、各类市场的环境清扫、清洁保洁和按时消毒灭菌工作。坚决做到清洁消毒全覆盖,无死角。按时规范各类垃圾的清运,同时做好废弃农膜等再生资源的敞开规范收购,使供销社系统的环境卫生、消毒灭菌完全符合卫生防疫部门的标准要求。
三、家底再明晰,台账报表再完善。一是各基层供销社迅速组织人员再次深入辖区内领办、开办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社区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庄稼医院、农资门店等经营主体,摸清各经营主体经营个数、经营实力和覆盖范围,摸清各经营主体物资储备、销售、货源保供情况。二是建立供销社系统全覆盖物资储备调配保供稳价信息台账。11个基层供销社将摸底情况,按照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调味品、消毒物资、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类别,分别将库存、销量、结余、货源保供情况录入信息台账。三是明确分类和储备调配保供稳价的经营主体。各基层供销社根据群众生产所需的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和农用物资分布情况,按照各经营主体经营实力大小、保供范围多少、货源是否充足等情况。将经营主体划分大中小三类,明确大中型商超的保供任务和保供范围。
四、卫生标准再严格,服务态度再优质。一是大中型经营门店、超市和农资市场担负保供稳价主体职责。11个基层供销社物资储备调配保供稳价中心按照群众就近买得到生产资料、生活物资的要求,合理布局群众生产、生活物资供应门店数量。明确大中型经营主体承担保供任务和保供覆盖范围,千方百计支持鼓励大中型经营主体,在保证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前提下,坚持规范营业,保质稳价、满足供应。二是严格执行经营场所疫情防控标准。各保供经营业必须严守疫情防控标准,农资经营网点,农贸市场、蔬菜门店、商场、超市等所有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体温检测、人员登记、消毒杀菌。并做到人员限流、轮流购物、快购快出、经营场所清洁保洁和人员流动可追溯。三是遵守承诺,保质稳价。各保供经营门店必须严格遵守承诺,保证货源质量,遵守价格政策,守住不涨价底线,实现货源充足、货优价稳的目标。四是优质服务、配送到户。各经营门店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社区党员服务队、社区志愿者把不能出门购物的群众的生活物资送货上门,农用物资经营门店要主动积极开展送货到户,配送到田间地块。
五、供货信息再灵通,预测研判再超前。一是激发各经营门店拓宽货源保障渠道。各经营主体要在原有进货渠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进货渠道,把货源充足、信誉良好的经营业主纳入保供稳价经营门店,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货源保供协议合同实行提前备案登记。二是实行县内物资保供信息共享、余缺调配制度。县社要根据各基层供销社上报录入信息平台的货源余缺情况,提前将货源富余经营门店的货源,通过协议的方式调配给紧缺的经营门店保供。三是各基层供销社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下,支持鼓励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经营门店按照市场价格对群众自产的农副产品和富余的农产品实行公开定价、敞开收购,统一定价销售给需求群众,从而彻底解决农户自产农产品和富余农产品长期积压滞销的问题。四是建立农用物资群众生活必需品物资储备。各基层供销社鼓励各经营主体做好群众生活必需品和农用物资的储备工作,预判物资库存和需求,提前做好紧缺物资购进清单,按照清单报县供销社,县供销社将会同相关部门和上级供销社进行紧急采购储备。
六、统计门类再明晰,供求决策再科学。各基层供销社、县社直属企业必须及时上报行业主管部门、县疫情防控部门要求的各类疫情防控、物资保供等统计工作。落实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信息,做到数据真实准确,上报及时有效。